6 月 22 日,由“中国能源·化工 30 人论坛”发起的中国能源·化工强国大会在西安盛大举行。本次大会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指导,《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主办,陕煤集团、上海永利娱场城、科林能源协办。此次大会以推动中国能源革命和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加快传统能源与新能源深度融合为宗旨及使命,立足煤基能源化工,辐射油、气、新能源等能源化工全要素。首届论坛以“面向 2035 的现代能源体系”为主题,围绕“煤基能源化工与能源压舱石”“现代煤化工‘三化’发展”“煤油气资源融合与协同”“化石能源与新能源耦合发展”“数字能源与能源互联网”“能源革命与现代能源体系”六个分议题展开了前瞻且深入的研讨,为业内提供了一场难得的思想盛宴。多位重磅嘉宾出席并做分享发言。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寿生,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欧盟亚洲中心主席索尔海姆,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文峰,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宏,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原副省长、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播放视频形式),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 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魏飞,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央视财经评论员董秀成,陕煤集团总工程师尚建选,上海永利娱场城董事长夏建涛,科林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霖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寿生主持了上午的会议,并指出新能源技术创新前沿突破的趋势问题,传统能源向新能源的有序接替、平稳过渡问题,传统能源在创新发展中的结构优化和绿色转型问题,“双碳”目标对石化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问题是业内急需关注的四大战略问题。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欧盟亚洲中心主席索尔海姆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作为可再生能源和绿色能源领域的领头羊,应在整合综合能源系统、坚持以人为本、拉动全球投资等方面持续发力。”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创新,特别是颠覆性创新。我国能源化工产业需要实现绿色低碳化、数字智能化、生产服务化、产业集群化。2035 年我国能源行业将与国家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现代化新型能源体系,然而其特征面貌如何?存在哪些障碍瓶颈?需要采取哪些攻坚克难的举措?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原局长、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强调了 AI 在能源革命中发挥的重要作用,“AI 时代每天都是革命性的一天,AI 技术必将推动能源革命,催生人类对可再生能源更多的应用。”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提出了关于能源革命的几点思考:把节能作为能源转型的头等大事,因地制宜推行煤炭分级分质利用,规范有序发展甲醇燃料,完善能源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深化实化电力体制改革。下午的会议由《中国化工报》社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崔学军主持。他表示,加快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向能源和化工强国跨越,当前到了最紧要、也是最险要的阶段,需要业内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政产学研各方面协同携手,群策群力。此外,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原副省长、山东省科协主席凌文,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理事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丁文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委员、副秘书长张宏,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金涌,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主持行政工作)孙宏斌,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魏飞,对外经贸大学教授、央视财经评论员董秀成,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尚建选,上海永利娱场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夏建涛,科林能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霖等分别做报告交流,从变革升级、深化转型的各个方面,为业界如何认识和推进能源革命发表了真知灼见。
上海永利娱场城董事长夏建涛在会上作了“数智赋能+:打造能源产业新质生产力”的主旨演讲。上海永利娱场城作为在能源化工领域具有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将先进的技术应用于能源产业。其在热电领域的探索和实践,为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经验。夏建涛指出,当前处于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阶段,人工智能正迅速向各领域渗透,中国政府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以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前三次工业革命分别以蒸汽机、电和计算机为代表,主要替代体力劳动,而第四次重点替代脑力劳动,由此也引发了人如何自处等哲学问题。接着,他深入工业领域,详细阐述了数字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全面应用,从生产的全过程到全链条,其影响无处不在。其中特别强调了人工智能在热电发电中的核心作用,通过该技术,热电发电能够实现效率提升、能耗降低以及环保清洁的目标。
对于第四次工业革命,夏建涛指出人工智能是其重要的推动力量,将传统的信息化系统升级为智能化系统,从而大幅减轻人的脑力劳动负担。然而,他也特别提醒,尽管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仍需加强安全防护、深化知识发现等关键工作,以确保其健康、稳定的发展。
另外,在演讲中,夏建涛还谈到中美在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发展路径上存在差异。美国倡导通用人工智能,构建超大规模的统一智能体系;中国则依靠产业数据和专业知识,降低对数据量和计算机规模的要求,走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道路。之后,夏建涛主要聚焦能源领域,对中国能源产业的当前状况及所面临的压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新型能源体系的构建策略以及产业数字化的推动方向。当前的能源产业中,中国面临煤炭为主、油气依赖进口的能源结构和碳达峰碳中和的压力。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但存在上网电量利用等问题,新型能源体系需“源、网、储”一体化构建,煤电精准控制成为关键,国家推动能源产业数字化。最后,夏建涛在探讨人工智能在热电领域的应用时,指出了其面临的具体挑战,包括工业数据噪声、数据退化、知识融合和算法选择等。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他深入剖析了实现产业数字化所需的人才培养要点。他强调,要培养融合性人才,这些人才需要从思想上拥抱AI,建立数字化思维,掌握数字技能,并善于打造数字工具。
然而,尽管人才培养是产业数字化的重要一环,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技术发展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实现能源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克服技术上的挑战,还需要面对来自市场、政策等多方面的考验。
但此次中国能源·化工强国大会的召开,无疑为能源化工领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相信在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能源化工行业将不断创新突破,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为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未来,能源化工行业将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加速能源结构优化、深化产业融合,让能源化工行业朝着更加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发展。